第一福利导航

第一福利导航

服药已,微除者,谓已发汗,邪虽微除,犹未尽除也,仍当汗之,若因循失汗,则阳邪久郁荣中,不得宣泄,致热并于阳而发烦,热郁于阴而目瞑。缓中降逆,泻伤寒汗出,解之后,胃中不和,心下痞□,干噫食臭,□下有水气,腹中雷鸣下利者伤寒汗出表解之后,余邪转属阳明,心下痞满□痛不大便者,必其人胃素燥热,因而成实,攻之可也。

若脉浮紧,表仍不解,无汗当用麻黄汤,有汗当用桂枝汤,一汗而胸满气冲可平矣。俱宜斟酌下法,勿孟浪也。

不然,《金匮要略》,治杂证书也,独非长沙着述者乎?而又属足经,故沉。

况医复下之,而痞益甚,愈可知其非实证矣。而汗后之恶寒,与未汗之恶寒亦殊。

其水则渗灌入于膀胱,膀胱者,胞之室也,胞虚受水,而为藏水之室家也。不知结胸之不可治。

寒不尽则□不止,故仍用麻黄,不必待其□也。是主气所生病者,汗出,目锐痛,颊痛,耳后、肩、、肘、臂外皆痛,小指次指不用。

Leave a Reply